引起柑橘果實在貯藏期間腐爛、損耗的病害主要有2大類,一類是由真菌引起的侵染性病害,常見的有青霉病、綠霉病、酸腐病等,另一類是由不良的環(huán)境因素引起的生理性病害,如褐斑病、枯水病、水腫病等。
侵染性病害
青霉病和綠霉病
2.png (163.21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52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5-12-23 11:41 上傳
危害癥狀
是柑桔貯藏期的主要病害。這兩種病的病狀基本相同,即初期為水漬狀淡褐色圓形病斑,病部組織濕潤柔軟,用手指按壓病部果皮易破裂。病部先長出白色菌絲,很快就轉(zhuǎn)變?yōu)榍嗌蚓G色霉層。以后病部不斷擴大,致全果腐爛。
而不同之處在于:青霉病是藍色,白色霉層帶很窄、腐爛速度較慢,爛果不粘包果紙,有發(fā)霉氣味。綠霉病是藍綠色、白色霉層較寬,腐爛速度較快,緊粘包果紙,有芳香氣味。
防治方法
1.果實采收一定要保證成熟度,并且盡量避免傷口。要選擇晴天采收,采收后陰涼處通風4~6天,再入庫。
2.25%咪鮮胺微乳劑500~1000倍液,或50%咪鮮胺錳鹽可濕性粉劑1000~2000倍液,或50%噻菌靈懸浮劑400~600倍液,或50%抑霉唑乳油1000~2000倍液浸果。
3.用硫磺粉5~10g/m3熏蒸或福爾馬林40倍液30~50 ml/m3噴霧倉庫,密閉3~4天,通風透氣后方可入庫。
黑腐病
3.webp.jpg (106.96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51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5-12-23 11:41 上傳
危害癥狀
癥狀是果實多從果蒂開始發(fā)病,初時出現(xiàn)水漬狀淡褐色病斑,擴大后稍凹陷,黑褐色,病斑邊緣不規(guī)則。天氣潮濕時,病部長出初為白色,后變?yōu)槟G色霉層,腐爛果心也長有墨綠色霉層。 防治方法
及時修剪、清掃病菌殘體,減少病源;加強田間栽培管理,在花前。采果后增施有機肥,做好排水工作,雨后排澇,干旱時及時澆水,保證水分均勻供應(yīng);合理修剪,改善園圃通透性;及時防蟲,以減少人為傷口和蟲傷;適時采果、精細采收、提高采果質(zhì)量。
②發(fā)病初期,可噴施下列藥劑:75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~800倍液,或70%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~600倍液,或25%咪鮮胺乳油500~1000倍液。
蒂腐病
4.png (124.58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51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5-12-23 11:41 上傳
危害癥狀
黑色蒂腐。又稱柑橘焦腐病,多發(fā)生在果實采收后,從果柄及蒂部傷口侵入。初期果蒂周圍的果皮出現(xiàn)水漬狀、淺褐色軟腐的病斑。隨后病斑迅速擴展,邊緣呈波浪狀、病部呈暗紫褐色,極軟,果皮易破裂。同時,病菌很快從蒂部向果心蔓延,直至臍部。病果肉黑色,味苦,不堪食用。后期病部密生小黑粒,此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。
褐色蒂腐。開始時環(huán)繞蒂部出現(xiàn)水漬狀淺褐色,逐漸變成深褐色,病部漸向臍部擴展,邊緣呈波紋狀,最后可使全果腐爛。病部果皮較堅韌,用手指輕壓病部,有革質(zhì)柔韌感。病果內(nèi)部腐爛較果皮腐爛速度快。在病部表面,有時有白色菌絲體,并散生黑色小粒,此為分生孢子器。 防治方法
1.及時修剪、清掃病菌殘體,減少病源;加強田間栽培管理,增強樹長勢;防止果實受傷,采收時要防止果實遭受機械損傷;庫房及用具消毒。果實進庫前10~15天,對庫房或地窖進行消毒,注意通風換氣。
2.果實采收前7~10天,可用下列藥劑預防果實貯藏期發(fā)。80%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,或50%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~1500倍液,或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。
3.果實采收后1~3天內(nèi),果實可用下列藥劑防腐處理:25%抑霉唑乳油1000~1500倍液,或25%咪鮮胺乳油500~1000倍液,或14%咪鮮胺·抑霉唑乳油600~800倍液浸果。
酸腐病
5.webp.jpg (77.43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50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5-12-23 11:41 上傳
危害癥狀 柑橘酸腐病是柑橘貯運中最常見、最難防治的病害之一。用塑料薄膜包裝的果實更易發(fā)生。若與青霉病、綠霉病、褐腐病混合發(fā)生,腐敗速度大為增快。
出現(xiàn)橘黃色圓形病斑,在短時間內(nèi)迅速擴大,使全果軟腐,病部變軟,果皮易脫落,后期出現(xiàn)白色黏狀物,為氣生菌絲及分生孢子,整個果實出水腐爛并發(fā)生酸敗臭味。 防治方法 1.果實采收一定要避免傷口;選擇晴天采收,采收后陰涼處通風4~6天,再入庫;貯藏果單果包裝;發(fā)現(xiàn)爛果及時深埋或銷毀,防止重復侵染。
2.采收后,可選擇以下藥劑浸果:25%咪鮮胺微乳劑500~1000倍液,或50%咪鮮胺錳鹽可濕性粉劑1000~2000倍液,或50%噻菌靈懸浮劑400~600倍液,或50%抑霉唑乳油1000~2000倍液。
3.倉庫消毒:用硫磺粉5~10g/m3熏蒸或福爾馬林40倍液30~50 ml/m3噴霧倉庫,密閉3~4天,通風透氣后方可入庫。
炭疽病
6.webp.jpg (64.02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41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5-12-23 11:41 上傳
危害癥狀
干腐型:常發(fā)生在比較干燥條件下,病斑褐色,略下陷,邊緣明顯,病斑中部常散生黑色小粒點,病部只限于果皮,瓤囊一般不受害。
軟腐型:常發(fā)生在潮濕條件下,病斑暗褐色、圓形、軟腐,其上生有白色菌絲層和朱紅色小液點。 防治方法
1.冬春剪除病蟲枯枝,及時清除病殘體,集中燒毀或深埋,以減少菌源;增施有機肥,防止偏施氮肥,適當增施磷、鉀肥;雨后排水;適時采收柑橘,保證樹勢。
2.預防為主,對癥下藥?刹捎80%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~500倍液,或5%吡唑醚菌酯+55%代森聯(lián)水分散粒劑750~1500倍液,或5%多菌靈+20%溴菌腈可濕性粉劑300~500倍液,或25%嘧菌酯懸浮劑800~1200倍液噴霧。
3.25%咪鮮胺乳油500~1000倍液,或50%咪鮮胺錳鹽可濕性粉劑1000~2000倍液,或22%咪鮮胺錳鹽+20%雙胍三辛烷基苯磺酸鹽可濕性粉劑500~750倍液浸果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