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生田灰地種蠅的詳細(xì)防治方法 [復(fù)制鏈接]

二維碼

挺:0 | 貶:0 | 收藏: 0 | 閱讀數(shù):4650 | 回復(fù)數(shù):0

發(fā)表于: 2012-4-22 15:15:12 |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1#
跳轉(zhuǎn)到指定樓層
癥狀:
  灰地種蠅Deliaplatura(Meigen)屬于雙翅目花蠅科,別名灰種蠅、種蠅、地蛆、種蛆、菜蛆、根蛆。異名Hylemyiacilicrura(Rondani)、H.cana(Macq.)、HylemyiaplaturaMeigen、ChortophilacilicruraRondani、AnthomyiazeaeRiley。分布廣泛,幾乎遍布全國各地。寄主植物也較多,可以為害花生、豆類、瓜類、棉花、十字花科等多種作物。
  為害特點(diǎn):花生出苗前,幼蟲鉆蛀種子,咬食子葉或胚芽,致種子不能發(fā)芽或腐爛;也可鉆入幼苗莖內(nèi),將莖蛀食成空心而枯萎。
  形態(tài)特征:成蟲體長4-6mm,雄稍小。雄體色暗黃或暗褐色,兩復(fù)眼幾乎相連,觸角黑色,胸部背面具黑縱紋3條,前翅基背鬃長度不及盾間溝后的背中鬃之半,后足脛節(jié)內(nèi)下方具1列稠密末端彎曲的短毛;腹部背面中央具黑縱紋1條,各腹節(jié)間有1黑色橫紋。雌灰色至黃色,兩復(fù)眼間距為頭寬1/3;前翅基背鬃同雄蟲,后足脛節(jié)無雄蠅的特征,中足脛節(jié)外上方具剛毛1根;腹背中央縱紋不明顯。
  卵長約1mm,長橢圓形稍彎,乳白色,表面具網(wǎng)紋。
  幼蟲蛆形,體長7-8mm,乳白而稍帶淺黃色;尾節(jié)具肉質(zhì)突起7對,1-2對等高,5-6對等長。
  蛹長4-5mm,紅褐或黃褐色,橢圓形;腹末7對突起可辨。
  病原:
  年生2-5代,北方以蛹在土中越冬,南方長江流域冬季可見各蟲態(tài)。種蠅在25℃以上條件下完成1代19天,春季均溫17℃需時42天,秋季均溫12-13℃則需51.6天。產(chǎn)卵前期初夏30-40天,晚秋40-60天。35℃以上70%卵不能孵化,幼蟲、蛹死亡,故夏季種蠅少見。種蠅喜白天活動,幼蟲多在表土下或幼莖內(nèi)活動。
  防治方法:
 。1)改善耕作制度。適時播種,減少低溫造成的爛種;合理密植,防止田間郁閉。
 。2)加強(qiáng)田間管理?茖W(xué)施肥,施用的基肥和餅肥必須充分腐熟,均勻深施后蓋土,地面上不露糞肥,減少種蠅產(chǎn)卵;收獲后及時深耕,可以殺死一部分越冬卵。
  (3)種子處理。用于拌種用的藥劑主要有50%辛硫磷、20%異柳磷,其用量一般為藥劑1:水30-40:種子400-500;也可用25%辛硫磷膠囊劑等有機(jī)磷藥劑;蛴梅N子重量2%的35%克百威種衣劑拌種。亦能兼治金針蟲和螻蛄等地下害蟲。
 。4)藥劑防治。
 、偌訌(qiáng)預(yù)測預(yù)報。成蟲產(chǎn)卵高峰及地蛆孵化盛期及時防治,通常采用誘測成蟲法。誘劑配方:糖1份、醋1份、水2.5份,加少量敵百蟲拌勻。誘蠅器用大碗,先放少量鋸末,然后倒入誘劑加蓋,每天在成蠅活動時開蓋,及時檢查誘殺數(shù)量,并注意添補(bǔ)誘殺劑,當(dāng)誘器內(nèi)數(shù)量突增或雌雄比近1:1時,即為成蟲盛期立即防治。
  ②土壤處理。用50%辛硫磷乳油每667m2200-250g,加水10倍,噴于25-30kg細(xì)土上拌勻成毒土,須壟條施,隨即淺鋤,或以同樣用量的毒土撤于種溝或地面,隨即耕翻,或混入廄肥中施用,或結(jié)合灌水施入,或用2%甲基異柳磷粉每667m22-3kg拌細(xì)土25-30kg成毒土或用3%甲基異柳磷顆粒劑或5%辛硫磷顆粒劑或5%地亞農(nóng)顆粒劑,每667m22.5-3kg處理土壤,都能收到良好效果,并兼治金針蟲和螻蛄。
 、鄱竟。每667m2用25%-50%辛硫磷膠囊劑150-200g拌谷子等餌料5kg左右,或50%辛硫磷乳油50-100g拌餌料3-4kg,撒于種溝中,兼治螻蛄、金針蟲等地下害蟲。
  ④噴藥防治。在花生播種期于成蟲和低齡幼蟲發(fā)生期噴灑40%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80%晶體敵百蟲900倍液、75%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。
 、輫姺鄯乐。噴撒1.5%樂果粉劑或2.5%辛硫磷粉劑、2%巴丹粉劑、2.5%敵百蟲粉劑,每667m21.5-2kg。
  常用藥劑辛硫磷、異柳磷、克百威、樂果、敵百蟲、巴丹。
中國農(nóng)藥信息網(wǎng)
除草劑

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(可批量傳圖、插入視頻等)

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注冊

本版積分規(guī)則 Ctrl + Enter 快速發(fā)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