挺:0 | 貶:0 | 收藏: 0 | 閱讀數:14044 | 回復數:0

農中仁者 發(fā)表于: 2019-12-11 14:55:58 | 只看該作者 |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1#
跳轉到指定樓層
今年以來,溫嶺警方歷經幾個月的縝密偵查,成功破獲一起特大生產、銷售偽劣肥料案件,臺州、溫嶺市縣兩級公安機關會同農業(yè)農村和水利局執(zhí)法大隊同志前往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(qū),一舉搗毀以羅某、吳某為首的生產、銷售偽劣肥料犯罪團伙,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1人,查扣生產、銷售的有機菌肥20余噸,各類原料537噸、半成品180噸,經初步查明,涉案偽劣肥料達6萬余噸,涉案金額約1.5億元。

“萬能肥料”原來是偽劣產品
家住溫嶺澤國的老葉是種糧大戶,承包了三百多畝田地,主要種植水稻,5月31日,一個同行告訴老葉,澤國某酒店有個肥料推薦會,還安排午飯,建議去看看。老葉心想近期剛好要用大量肥料,于是趕到了現場,只見會場里熙熙攘攘,臺上掛了印有“江蘇**公司(2019)新品推薦會”的橫幅,臺下坐滿了十來桌農戶,足有100多人。
 農資曝光 forum
推銷會現場

推銷會的主持人對著他們慷慨激昂地推薦一種名稱為“菌*芳國際”的新型生物菌肥,聲稱該肥料包含各種植物所需的營養(yǎng)成分,不論種植的是什么作物都可以用,最關鍵的是肥料里包含大量有益生物菌,可以達到改良土壤、降解農殘、增強植物抗性、抑制有害微生物及病菌、提高肥效、提高作物品質、增產增收等功能。當即很多農戶對這種“萬能”的肥料很感興趣,介紹結束,主持人又打出一連串“組合拳”,提出只要當天購買則能買二送一、送貨上門(現金結算),并且還能和農戶簽協議以保證肥料的效果。

這樣一來,抱著試試看的想法,很多農戶紛紛問商家訂購,原價150元一包,老葉一個人就訂了30包共1200公斤,優(yōu)惠后共花了3000元。

等肥料送到,老葉把其中一部分施在了其中十多畝地上,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就覺得不對勁了,“根本沒有主持人說得那么好,基本沒啥效果,施下去的時候什么樣現在還是什么樣!睘榉狼肥,老葉趕緊又補買了其他肥料用在了這十幾畝地上,以免影響農作物生長。直到兩個多月后,農水局的工作人員和民警找到了老葉,并將剩余的新型生物菌肥都拉走封存,才證實了老葉的想法:這些肥料都是偽劣產品。

沒有登記證,“菌肥”不含菌
其實,就在老葉還在推薦會上聽主持人講該肥料的神奇效果時,溫嶺市農業(yè)農村與水利局執(zhí)法大隊就已經接到了舉報,并會同溫嶺市公安局食品藥品與環(huán)境犯罪偵查大隊民警掌握了該銷售團隊8名人員的情況,通過比對查詢,沒有發(fā)現江蘇**公司審批的肥料登記證,初步認定該“微生物菌劑”肥料為未取得肥料登記證的產品。

此外,偵查人員充分發(fā)動本地農資經銷人員資源,了解該“微生物菌劑”肥料銷售去向,從澤國、新河等鎮(zhèn)相關農資店和農戶入手逐家逐戶進行調查,并隨機抽取樣品2個送檢。

7月12日,農業(yè)部微生物產品質量監(jiān)督檢測測試中心(武漢)出具鑒定報告,確定該公司生產的微生物菌劑有效活菌總數不符合產品標識,屬于偽劣產品。

報告上顯示:二份送檢的該“微生物菌劑”肥料樣品,實測枯草芽孢桿菌、地衣芽孢桿菌、有效活菌分別為0.2、0、0.20億/克和0、0、0,不符合產品標示的分別≥0.01、≥0.01、≥2億/克的要求。換句話說,其中一份送檢肥料有效活菌總數只有產品標示量的十分之一,另一份完全為0。

歷時多月,一舉搗毀窩點
綜合之前現場會的情況,溫嶺警方判斷這背后可能涉及一個較大的制假售假團伙,遂將這一線索上報至臺州市公安局食藥環(huán)支隊,支隊立即抽調市縣兩級公安機關精干警力成立專班開展工作,初步確定是一起特大跨省生產、銷售偽劣肥料案件。

8月15日,該案正式刑事立案,次日警方成立專案組,由食藥環(huán)支隊會同溫嶺公安公安局組織民警及農業(yè)農村和水利局同志趕赴江蘇連云港、山東臨沂等地展開追查核實。

專案組綜合運用多種偵查手段,經過一段時間的蹲守、排摸,逐漸摸清了這一生產銷售偽劣肥料團伙的整個鏈條運作情況,包括人員組織分工、活動規(guī)律,存儲倉庫、生產灌裝窩點以及上下線情況等。

8月22日,臺州、溫嶺警方出動30余名警力,會同農業(yè)農村和水利局執(zhí)法人員,在江蘇連云港、山東臨沂展開集中收網行動,成功偵破該起特大跨省生產、銷售偽劣肥料案件,并當場抓獲犯罪嫌疑人3名,但仍有多名犯罪嫌疑人包括主犯羅某等在逃。

經過溫嶺警方的不斷努力,羅某、辛某等其余8名人員先后到案,這個特大生產、銷售偽劣肥料案件漸趨明朗。

 農資曝光 forum
化肥原料

涉案肥料達6萬余噸,涉案價值1.5億
經初步查證,為牟取暴利,自2018年7月17日,江蘇**公司法人代表羅某、股東張某、胡某、楊某共同出資開辦企業(yè),在沒有取得農業(yè)部批準登記證號的前提下,冒用河北滄州一公司的登記證號進行違規(guī)生產有機肥料。羅某等人無視肥料生產相關規(guī)定,隨意添加活性菌,不按照肥料實際成分,隨意制作包裝袋并進行灌裝。

此外,羅某等人通過吳某發(fā)展銷售經理52人,每個銷售經理團隊都有6至8名不等的銷售人員,分布在全國各地進行肥料直銷,且直銷方式帶有明顯的欺詐性,銷售人員通常以組織農戶到當地酒店聚餐為噱頭,在會場中演講洗腦,并以“買二送一”為誘餌,送貨上門,利用農戶貪圖方便、貪圖便宜的心理進行促銷。

 農資曝光 forum
肥料包裝

目前查明,截至案發(fā),該團伙生產、銷售偽劣肥料一共銷售6萬余噸肥料,涉案金額約1.5億元,產品銷售區(qū)域涉及全國各地鄉(xiāng)鎮(zhèn)村居。

“如果我知道登記證辦不下來我怎么都不會給他賣”
山東臨沭素有“化肥之都”之稱,從事化肥行業(yè)的人很多,本案中的案犯大多來自臨沭,其中的總經理吳某,算是化肥銷售界中的翹楚。肥料銷售講究的是人脈,浸淫行業(yè)十余年的吳某人脈很廣,用江蘇**公司法人代表即主犯羅某的話來說:“在臨沭,我認識的賣化肥的,沒有不認識他的。”

羅某也是臨沭人,和吳某帶一點遠親,為了擴大自己公司的市場,自2018年末開始,他多次找到吳某,讓其過來幫忙。吳某說,羅某是上海一名校畢業(yè)的,在德國又待了七八年,是研究生,自己還是比較相信他的。2019年3月,吳某答應羅某,并成為了江蘇**公司的總經理。

通過吳某多年以來經營的銷售網絡,江蘇**公司售出了大量的偽劣肥料,但據吳某交代,他心里一直都有顧慮,就是所售肥料并未取得農業(yè)部批準的肥料登記證,不符合規(guī)定,且因為沒有證,下面的銷售人員也普遍反應所售當地的農業(yè)農村與水利局經常會來檢查,不利于售賣。吳某多次問羅某,是否能辦下來,羅某信誓旦旦地告訴他,已經在辦理了,只是時間問題。

但直到吳某坐在了看守所的審訊室里,登記證依然沒有辦下來,吳某對民警說:“如果我知道登記證辦不下來,我怎么都不會給他賣”。

目前,羅某、吳某被溫嶺市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,其余9名人員均被取保候審,由于案件復雜,仍在進一步辦理之中。

專家:不存在“萬能”肥料,購買需通過正規(guī)途徑
溫嶺市農業(yè)農村與水利局的農技專家介紹:首先,目前還不存在“萬能”肥料的說法,作物不同的生育時期對養(yǎng)分的需求是不同的,所以很難找到一種肥料可以滿足不同生育期的作物。如果農戶聽信了該類推銷建議,即使該微生物菌劑肥料是合格達標的,若不再使用其他肥料,也必會影響農作物的收成,給農戶帶來經濟損失。

其次,符合標準的微生物菌劑,的確具有提高土壤肥力、改善土壤活化性狀、提高土壤保肥、保水,抗寒能力,增強作物抗病能力,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,減少植物的病蟲害生長等促進農作物生長、提高農作物產量、改善和還原農產品品質等功能,但是在具體效果上并不會立竿見影,像推薦人員說的這么神奇,只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。

再次,購買肥料要到合法正規(guī),有實體店的營銷點購買,不買臨時的、擺地灘的、串戶的,比如涉案公司生產的微生物菌劑為未取得登記證的肥料產品,其價格和質量存在明顯的坑農、害農之嫌,農戶發(fā)現假肥料,也不要自認“倒霉”,應向當地農業(yè)主管部門、市場監(jiān)管部門等及時反映舉報,同時注意索要保存購貨發(fā)票。

農資導報  文章來源:浙江新聞

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(可批量傳圖、插入視頻等)

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注冊

本版積分規(guī)則 Ctrl + Enter 快速發(fā)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