挺:0 | 貶:0 | 收藏: 0 | 閱讀數:3744 | 回復數:0

農中仁者 發(fā)表于: 2018-3-22 12:05:02 |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1#
跳轉到指定樓層
首先送給大家兩句2018最流行的話:“我消滅你,但與你無關” “時代拋棄你時,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!保l曾想到過風頭正茂的統(tǒng)一方便面不是被康師傅方便面打敗,而是被外賣給滅了,也沒有人想到往日的手機老大諾基亞,被一個從來沒做過手機的蘋果搞得破產,還有這兩天打的火熱的美團pk滴滴,連滴滴自己都沒想到,自己要跟一個做外賣的發(fā)生一場惡戰(zhàn)。。。所以說這就是新時代,一個跨界打劫的時代,一個換道超車的時代!

大潤發(fā)老板黃明端曾經把超市做到中國老大,把沃爾瑪和家樂福都干下去了,可是當他把大潤發(fā)賣給阿里巴巴的時候,自己卻辭職了,只是他留下了一句話,值得我們所有行業(yè)的人去深思“我打敗了所有的對手,卻輸給了這個時代”。。。所以不管是任何行業(yè),在這個新時代里,不學習進取,不把握時代的脈搏,當時代拋棄你的時候、當你歇業(yè)關門的時候,你甚至不知道,自己到底做錯了什么!
寫在本文之前
-中國農資聯(lián)盟 劉建
2017年是中國農資的分水嶺
經歷了數年爆發(fā)性增長,農資行業(yè)也開始進入瓶頸期,其中2017年對絕大部分農資渠道商而言都是艱難的一年——春耕、淡儲等銷售旺季草草了事;化肥價格波動不斷;農藥經營規(guī)范要求更為嚴格;市場競爭壓力大等。

面對2017年的大浪淘沙,不少中小型農資渠道商扛不住各界的壓力而淡出農資行業(yè)。2018年,各級渠道商是茍延殘喘還是絕境逢生呢?常言道,危中有機!渠道擠壓和扁平化,是出現超級終端的絕好機會!因此,2018年,將開啟農資零售大終端登場的序幕,即農資零食的平臺化經營轉型。

2018年,將是渠道商很難過的一年!
這里所說的渠道商包括全國平臺商、省市平臺商,還有就是為數眾多的縣級批發(fā)商和村鎮(zhèn)級分銷商,理由有三:
一是農藥標簽二維碼政策出臺,要么上新品,要么賣“陳貨”,換了包裝是不是還是原來的銷售數量?農民用戶適應過渡期?舊標產品的消化問題怎么解決?新標舊標同時上陣后對沖怎么辦?相應配套的軟件從何而來?業(yè)務人員的傾向成本怎么降低?等等很多問題都會出現;

二是原藥漲價、附屬物漲價、人力成本上漲和環(huán)保成本等的同時到來,以及農藥化肥雙減任務的目標完成等影響;

三是信息透明化帶來的營銷行為失效的現實,讓太多行業(yè)內的潛規(guī)則大曝于天下,也讓太多靠信息不對稱獲利的,讓靠“營銷力”賺錢的,讓只有價差利潤來源的企業(yè),日子越來越不好過。

對于渠道商,日子一定是越來越難過,特別是還未建立和還沒有建立起來自己農技服務隊伍的,2018的痛感,應該更加明顯和強烈,農資經營的日子不會那么好過了。是向上走和生產商結盟抱團,還是向下走直接接觸農戶轉型做技術服務,是擺在渠道商眼前,現在迫切需要做決斷的時候了。

當然,一定會有渠道商變得更強,但這情況一定是少數存在,絕大多數必須對自己未來的路做出正確判斷,這也是一次自我革命,革命過程中也有很大的風險,而這個風險又只能渠道商自己承擔,痛苦指數不可謂不高,犧牲的也不應該是少數。

2018年,將是超級零售大終端出現的基礎年
渠道擠壓和扁平化,是出現超級終端的絕好機會,一是上游渠道商的下行,二是優(yōu)秀零售商的自我覺醒,因此,2018年,將開啟農資零售大終端登場的序幕,即農資零食的平臺化經營轉型:

由粗放化經營到數據化經營,由夫妻協(xié)作式到團隊化運作,由簡單農資商品銷售到農業(yè)技術服務平臺,由低端服務到專業(yè)作物服務商,由靠價差利潤榨取到農資經營金融化升級,由片段化服務到全程管控等的一系列轉型,農資零售大終端強勢品牌,有了出現的土壤和機會,把握住的將在未來若干年中,強勢采收農資經營的利潤。

特別是對涉農專業(yè)的大學生的傾向,專業(yè)農技人員做農資的局面,不久就會到來了,曾經為農資經營立過汗馬功勞的傳統(tǒng)農資夫妻經營店,將陸續(xù)被收編、改造,當然適當數量級范圍內的淘汰也將成為必然。

總之,對準備充分,有實力、有想法、有干勁的新農資人,2018年將更有用武之地。現在做的,五年后就知道結果了!不是做了就馬上出效果,而是不做才很慘!不是嚇唬誰,行業(yè)發(fā)展的大趨勢,除了政策制定者,誰也阻擋不了!

2018年,農資行業(yè)的跨界學習時代到來!
以前經常說,干農資要懂行!沒錯,那是過去,現在農資行業(yè)最大的問題是服務不專業(yè)。

一切經營到最后都是做服務!農資服務就是對農戶和他的作物做服務,而行業(yè)內做好這項工作的寥寥無幾,甚至沒有一個做到自己滿意的,粗糙、無數據化、不專業(yè)、不可控成為主要標簽。因此,我認為,農資跨行業(yè)學習成為必要!

2018年,從農資產品同質化到農村服務標準化的轉變!
提到農藥化肥,就是滿地一樣的東西,這本身就是資源的嚴重浪費。同一類產品就幾家生產,然后分為不同經營渠道就好,不要什么都做,一個廠就是生產幾大類產品就是了:互相分工、各自營銷!這種同質化的產品讓事業(yè)型的農資經營商很“受傷”,只是給“二道販子”提供了太多機會而已。

解決問題方式不應該是“堵”,問題本身可能根本就不在這個問題上。解決辦法是,不光盯著產品看,用農技服務標準化的方式,解決掉產品同質化的浪費,專注于技術,專注與有核心技術的化工生產型公司合作,分別承擔農技推廣和農資產品生產兩個環(huán)節(jié)的工作。未來不掌握核心生產工藝的農資企業(yè),都將被淘汰!不是你的問題,是時代拋棄了你!

2018年,種田大戶的試錯案例將越來越少!
干就干成,試錯的就少了,而不是說種田大戶少了。這是種田投機分子的逃離表現,以前期望圈塊地、搞點政府補貼、弄個農業(yè)項目賺大錢的,都將越來越理智。

理性的回歸是好事,用戶迭代是行業(yè)發(fā)展的福音,一群愣頭青、一幫投機客,怎么可能把既需要情懷有需要尊重作物產出規(guī)律的農業(yè)干好呢?我們需要對農業(yè)有感情,對尊重自然規(guī)律,并有農產品營銷思維的人來種好我們的地、耕好我們的田,他們才是田地真正的主人!

2018年的渠道變革,您準備好了嗎?準備好了,就開戰(zhàn)吧!

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(可批量傳圖、插入視頻等)

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注冊

本版積分規(guī)則 Ctrl + Enter 快速發(fā)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