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麥孕穗期葉尖發(fā)黃是什么原因? [復制鏈接]

二維碼

挺:0 | 貶:0 | 收藏: 0 | 閱讀數:10673 | 回復數:2

發(fā)表于: 2013-4-28 20:10:59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1#
跳轉到指定樓層
小麥孕穗期葉尖發(fā)黃是什么原因?
農中仁者 發(fā)表于: 2013-4-28 21:42:55 | 只看該作者
估計會是小麥黃葉。∥翼槺阏砹艘稽c小麥黃葉病的資料,希望對你喲幫助:

小麥黃葉病主要癥狀:   
小麥黃葉病主要表現在葉尖、葉緣變黃失綠,并擴至整葉整株,小麥苗發(fā)黃,單株分蘗少,返青晚,種子根卷曲粗腫,次生根少,呈線蟲病危害癥狀。    小麥受黃葉病害后會出現不同程度矮縮和發(fā)黃。苗期受害后,合蘗少,扎根淺,葉片自葉尖褪綠變黃,病株越冬死亡率高。未凍死病株拔節(jié)后葉片自下而上發(fā)黃,病 株不抽穗,即使抽穗也多不結實。拔節(jié)孕穗期受害的,植株較矮,心葉自葉尖變黃,葉脈仍保持綠色,沿葉緣向葉莖蔓延,黃色部分擴展至全葉的1/3~1/2, 后期葉片干枯,能抽穗,籽粒秕瘦。穗期受害的,僅旗葉發(fā)病或再下延1~2片葉表現癥狀,植株矮化不明顯,能抽穗,但秕穗率有所增加,造成一定的產量損失。

小麥黃葉病的發(fā)病原因:
小麥出現黃葉病一般是由病蟲侵害,病菌侵染,如紋枯病、全蝕病、根腐病或者藥物中毒。   
藥物中毒一般分為除草劑殘留中毒和化肥中毒。         
1、除草劑殘留中毒,生產上盲目加大使用量,使藥效期加長。     
2、化肥中毒。由于部分農民對有機肥投入的減少,無機化肥投入過多,或者土壤中缺P,造成土壤板結,呈酸性;三是播種深度過深,導致麥苗養(yǎng)分消耗過多,出土時間過長。     
3、早期播種用量大,土壤貧瘠干旱,有的農戶施用過多的未腐熟的土肥,也可造成黃苗。

小麥黃葉病的防治:
小麥黃葉病的防治方法本照綜合防治,多種方法并用,通過農業(yè)措施,如增施有機肥、合理利用種肥、適時適量播種、正確使用藥劑等進行防治,如噴施井岡霉素、三唑酮、紋枯凈等進行細菌繁殖。
通過中國農資聯盟認證的首席技術專家,擁有良好的植保技術以及職業(yè)口碑。 發(fā)表于: 2013-4-29 09:18:36 | 只看該作者
但有一種黃干葉,只干三分之一。屬生理性病害,與品種有關。
黃杰蘭QQ510704014

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(可批量傳圖、插入視頻等)

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注冊

本版積分規(guī)則 Ctrl + Enter 快速發(fā)布